如果把千千万万的供应商当做一颗颗宝石,那主机厂就是串项链的人。
主机厂在繁杂世界的各种的不确定性中持续寻找确定性。
【资料图】
by蝈蝈一直都在家
以大众为例显得格局小了,也有广告嫌疑,姑且站在整个中国汽车整车厂角度做些盘点,整车厂本身究竟在做些什么:
① 研究整车客户需求(让顾客愿意买单)
全球消费者暂且不谈,单单中国这14亿人口市场但凡精准的抓住了茫茫人海中万分之一的人群需求,那也能有14万台的销量。现在汽车行业竞争压力太大了,想谋求一个生存空间变得越发狭窄,本质上和知乎小回答者生存道路一样一样的,宽泛的回答是没有出头之日的,只有在足够垂直领域的垂直细分板块持续回答,才有可能被“算法”识别,才可能有曝光。汽车客户需求研究也是一样的,只有足够精准的把握到细分之下再细分市场的需求,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比如抓住了细分再细分二胎奶爸市场的理想:
比如抓住了细分再细分硬核国产越野市场的坦克:
比如抓住了细分再细分人民出行本质需求的五菱宏光mini EV:
细分市场没抓准风险是很大的,成功的被大家记住的、广受市场认可的车型之下…还有巨量的未达预期的新车。
② 设计产品造型(让顾客觉得很美)
这点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审美这个东西真的太主观了,供应商只需要按照主机厂要求的形状开模生产就好,而主机厂则需要在多元化的审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,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,比如…你要坚信大众家族脸谱是会收到欢迎的(开弓没有回头箭,不受欢迎自己承担代价):
③ 挑选功能式样组合(让顾客觉得配置都在心坎上)
也就是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,分配到目标消费者的心坎上。比如…我这5000块的预算是升级个更大的轮毂?还是搞个真皮座椅?哪个会更受到目标顾客欢迎呢?
④ 持续优化企业设计标准及实验标准(让供应商提供的零件保质保量)
国有国法,家有家规。国法是底线,家规才能让家庭有更好的家风~
同样的汽车行业有国家标准,各大主机厂也有自己的高于国标的企业标准,究竟在哪些部分设计要求更高,性能实验标准更高?其中蕴含着各大车企血泪般的教训!
百年车企的底蕴都蕴含在这些know-how、know-why里!
⑤ 把各供应商在④中通过考验的合格零部件,大批量的组装成一台台汽车(让汽车产品保质保量)
很多新势力愣头青很擅长玩营销,抓眼球,但在朴实的供应链整合,如何稳定而大批量的生产上栽了跟头,让汽车产品保质保量下线是车企核心在抓的问题。众多车企也是倒在了交付前夜里,比如自游家NV:
⑥ 从产品开始企划到顺利量产的3~5年时间内,管控车型各种质量、成本、交付的风险(让产品如期交付)
都说开工没有回头箭,很多门外汉觉得自己有钱,但实际干着干着发现…质量问题层出不穷,成本也失控了,以为汽车是个香饽饽,没想到成了自身的索命鬼,比如“买买买”“合合合”“圈圈圈”“大大大”“好好好”的恒大:
⑦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①中研究到的消费者,并把车辆魅力传递给他们(营销触达目标消费群体)
这其实是如何把营销的钱花在刀刃上,人傻钱多广撒网当然可以找到你的目标客户,但如何花更少的钱,让你的目标客户更好的触及到自身产品,创造链接是门学问。传统4S店模式到商超体验店的逻辑其实是触点延伸很好的方法,比如先驱者特斯拉:
⑧ 出售成交并维系好客户(售后服务到位,让客户满意)
都说成王败寇,站在顶峰的车企,放屁都是香的,也容易让人忽略了出售给客户之后,售后服务到位的重要性,水能载舟亦能覆舟,典型的就是2022销量冠军比亚迪的各种售后问题…着实需要小心~
车企就这样周而复始,回归到①,开启下一台车辆开发(研究客户需求)并且通盘考虑供应商战略资源储备,持续动态更新保证供应链优势。
汽车作为工业里的掌上明珠,每一个主机厂都不是吃素的。轻视了主机厂,觉得汽车很好造的,势必要付出很多代价!
Copyright 2015-2023 港澳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3022245号-31 联系邮箱:435 226 40 @qq.com